在安丘市金冢子镇北南戈庄村,一个占地篮球场大小的“云仓”日平均发货4万余单;在石埠子镇,村中妇女农闲时参加培训,从事家政行业平均每个月可赚一万元;在景芝石家埠村,一年之间,村集体收入从2万元增收到20余万元……盛夏的安丘,遍地勃勃生机。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其中关键要义,就是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壁垒,强化“人、地、钱”要素供给。“优先”意味着更多资源投向“三农”,抓重点、补短板,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安丘市,以党建为引领,将农村社区组织优势、供销社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优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生产经营优势、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优势聚合起来,推动农村社区、供销社、合作社、信用社“四社”共建、服务融合,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一场发轫于为老百姓解难题的乡村实验
春风十里桃花路。在官庄镇于家洼村,这里是安丘市大桃种植、交易中心,辐射周边3个镇50多个村近2万名桃农。
市场大、交易人数多,也带来“成长中的烦恼”。在2017年之前,每到初夏,凌晨三四时,路边就挤满了挑着桶或筐前来卖桃的农户,桃农、客商摩肩擦踵,货车、三轮首尾相连。“过去都在路边交易,非常混乱。不仅给行人造成交通不便,桃农天不亮就得起床摘桃,背着篓子过来卖,关键是桃农自产自销,收益非常不稳定。那时候我们就想,有什么办法能帮老百姓把辛苦种的桃销出去?”于家洼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郑兆友介绍。
如何让路不堵、人增收?怎样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带动农业增效?——党组织引领破难题,2017年,于家洼村成立大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大型的大桃批发市场,举办“大桃丰收节”。
有了合作社,建成了交易市场,村民又有了新难题。以前价格掌握在收桃的客商手中,有前来收桃的外地客商先把货拉走,等卖出去后,他们扣除自己的成本,再向农民结算,卖多少钱客商说了算,不仅如此,每年都会发生农民被骗的事情。
“老百姓有需求,我们就想办法。”回忆起于家洼村的发展之路,村干部李忠历历在目。“合作社统一购肥、统一施肥,保证生产绿色产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供销社提供农资,降低生产成本;信用社也加入了,为商户提供资金保障、信用担保,客商装车后必须先给桃农结算好,才能拉货出市场。”
“省心省力,每斤桃还能多卖3-5角,每亩地就至少能多卖一千元!”大桃种植户杨志富说。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流程,分散的小农户从此与社会化大市场紧密相连。“大桃丰收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6年,每届都有来自省内外的30多家客商和周边近5000户桃农汇集到市场进行交易,每年实现大桃交易2.5万余吨,交易额8000多万元,带动桃农每亩增收1500元,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立足于家洼村成功经验,安丘市积极构建“纵向到底”的领导机制,“横向到边”的落实机制,将“四社”共建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作为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列入各镇、社区、村三级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任务清单,架构起“市-镇街-社区-村”四级联动体系,以四级贯通实现资源统筹、要素集成。
广大党员先学、先试、先干,每名党员联系5-15个农户,组织发动农民与供销合作社通过资本联合、劳动联合、经营联合和产品联合等形式,采取入股、出租或流转土地等方式加入合作社,形成以产权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
“合作社也不是为了盈利,能维持正常运转就行,主要是为了给村民省心省钱。”
“我们建2万平米恒温库,能容纳5千万吨,就是为了农户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果子能卖个好价钱。”
……
在一个个解决难题的具体举措中,一场发轫于为老百姓解难题的乡村实验,形成一种集聚组织、经营、服务、金融四大优势,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
在安孔路路边,“四社共建发源地”的大型牌匾立在主干道旁边,镌刻着基层治理智慧。
一把破解农村发展“人地钱”难题的利刃
在石埠子镇,全省首家合作社信用互助部设立在这里。
资金可跨社互助,简单来说就是互助社内部吸收社员存款,为有资金需求的社员提供贷款,成为一个封闭运行的“农民银行”,因不同合作社之间,社员资金需求时段可以错位,实现跨社互助后,各合作社期限上就能实现错配。在石埠子镇,信用互助实现了农村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的新突破,该合作社先后被全国供销总社评为“基层社标杆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去年石埠子镇新发展专业合作社107家,社员5000人,带动樱桃、草莓等果蔬种植2万亩,为500多户困难群体提供免费农资23.5万元。
有了资金,产业发展也再上高峰,几年间,石埠子镇果蔬种植基地发展到1000余亩,新建1.5万吨恒温冷库和两个果蔬加工车间,农民培训基地也建成3处。
农村社区党委是桥梁纽带,供销社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双向奔赴”——推动农村信用社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深度合作,提供农机、技术、金融等多维服务,汇聚为农服务合力。
产业兴,村里的年轻人也回来了。在金冢子镇,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孙希元介绍,他们村近几年陆陆续续回来不少原先在城区务工的年轻人。“青年种棚,一户一年能收入20万元左右,有供销社保障农资,信用社保障资金,我们的交易市场免费给农户使用,运输与仓储也很方便。”
景芝镇石家埠村党总支书记曹会滨则说:“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大田托管’试点,村民不光种地每亩比以前省了200多元钱,还能多赚800多元,去年村里人均增收3000多元,村集体增收16万余元,更有底气给村里服务了。”村实体经济不断壮大,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民,“四社”共建以大田托管盘活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账”。
“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想种地的村民调换成好的地块,种不了地的老年人和外出务工的农户就把土地流转出去,每年一亩地净赚1500元左右。安丘市组织符合条件的镇与鲁供潍农公司开展“土地全程托管”合作,目前已确定试点村庄135个、流转地块138块,签订土地流转协议14800亩,预计两年内全部实现村集体年收入过10万元,其中过30万元村可达76个。
为解决“钱从哪里来”,安丘供销社与安丘农村信用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广产供销一体合作、订单农业合作、产业链合作、仓储配资合作、电商1+N合作、金融扶贫合作“六种模式”,在“三农”领域开展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信用社服务乡村振兴贷款余额116.8亿元,累计向各类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发放贷款38.8亿元。
“四社”共建带来的是一长串改革发展清单:人才方面,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正在加快构建;用地方面,大田流转等方式不断完善着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体系;投入方面,强化对“三农”信贷的政策正向激励。
深化农村改革,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必不可少,其中“人、地、钱”尤为关键,回望安丘几年来“四社”共建的发展历程,不断做实的为农服务,带来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和资源要素的加快汇聚,“人、地、钱”难题得到有效破解。
一种有生命力的强村富民模式
“我们村附近原先没有超市和饭店,我们就开了超市和百姓大食堂;老百姓常年种田,年龄大了容易腰酸腿疼,我们就开办了推拿理疗;为了村中妇女农闲时依然有份收入,我们依托安丘阳光大姐家政进行技能培训;我们村里的地常年种植葱姜,为了恢复地力,我们搭建土壤修复服务平台,开展土壤熏蒸一条龙服务,年土壤修复服务面积10万亩以上,大姜等高效经济作物亩均农药减少50%、化肥减少15%,产量反而增加30%左右。”在潍坊市首家村级供销合作社——凌河街道大路村供销合作社,负责人李仕升自豪地介绍。
走进大路村供销合作社,琳琅满目的超市货架上摆满了日用品,经过一个连廊,与超市一窗之隔就是村级服务社,会议室里桌椅齐备、教具丰富,村中妇女在这里学习家政服务后进城就业,多的每个月可收入近万元。
在大路社区,“四社”联动解决的不仅是农民生产中的难题,还有生活中的问题——为社员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康复养老和家政服务、农民生活服务。在这里,更为清晰地看到,“四社”共建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模式,在安丘市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经验——“四社”是平台,目的是服务老百姓,“每个社”就像是“乐高模块”,各地可因地制宜,立足所有,根据所需,自由组合。
在金冢子镇,“四社共建+云仓服务”发展模式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50万元、村民增收35万元。6月29日,在金冢子镇北南戈庄村的电商云仓内,20余名工人在熟练地打包货品,每天4万多单商品从这里奔向全国各地。“我现在一个月工资4500元钱,再加上土地分红,比以前挣得多。”北南戈庄村村民李月梅一边手指翻飞打包快递,一边介绍说。
“四社”共建是一场集成创新,实现的是富民强村。
——共建服务平台,安丘在全域范围内依托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23处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配套农资供应、技术培训、市场交易、合作金融等设施,推进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融合共建,打造为农服务新平台。
——共建合作基地,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500余家,采取产权联结、项目扶持、服务带动等方式,做强专业合作社,推行质量标准、生产规程、投入供应、品牌包装、市场销售“五统一”标准化服务,高质量开展土地托管、电商云仓等服务。
——共建流通网络。由安丘市供销社牵头,大力发展农村连锁超市,改造规范加盟店和村级综合服务社,积极开展农资直供直销,提升农村流通网络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共建资金市场。在为农服务中心设立金融服务站105处,为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提供收付、结算、采购、分销、库存管理、网络融资等一揽子服务,有效解决村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记者手记
采访中,两件小事让人印象深刻。
在到金冢子镇采访前,安丘市委组织部一位同志分享了一个他的发现:“你留意一下北南戈庄村党支部书记孙瑞春怎么介绍他们村中情况,我认识他这么多年,从没听他说过‘村民’‘老百姓’,他都是称呼‘老少爷们’。”果然,在一下午的座谈中,孙瑞春挂在嘴上的,都是“办好老少爷们的事儿”。
在石埠子镇庵上村,有一条当地老百姓口中的“程珍路”。在上世纪50年代初,信用社报账员程珍服务5个村和27个生产队,每天往返20多里的路程,那段路山连着山,最险峻的一处被称为“十三拐”,绕着山来回拐十三次才能走到山下。然而程珍每天用一根竹竿挑着两个架筐——一个沿途捡牛粪走到哪个村,就把牛粪倒在哪个村的粪池子里,全部交公;另一个筐子里放着大挎包,里面装着现金、复写纸和三联式的存单,为村民上门办业务,风雨无阻,这就是一代代农信人薪火相传的“大挎包”精神。
民生福祉,枝叶关情。无论是“办好老少爷们的事儿”的口头禅,还是主动上门为老百姓提供金融服务的“大挎包”精神,背后折射的是共产党人“心里装着老百姓”的精神基因,是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鲜明的注脚。
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难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会不断面临挑战,但是只要“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就一定会找到解题方法论,就能信心十足、力量十足,在不断破解难题中无往不胜,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一往无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