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民生快报 乡村振兴 民生论坛 基层传真 民生与法 民生与教育 民生与健康 民生与环境

乡村振兴

旗下栏目:

以孝善文化孕育文明新风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李道全 胡杨 李传君  发布时间:2021-06-12
摘要:石笋村为留守儿童举办六一活动。 六月的通川大地,阳光正好。行走在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碑庙镇石笋村新铺设的柏油路面上,宛如穿行在一幅立体山水画卷里。路两侧满目苍翠,山峦层层叠叠连绵起伏,一片片白墙灰瓦的川东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不远处,一幅巨

以孝善文化孕育文明新风

石笋村为留守儿童举办“六一”活动。

六月的通川大地,阳光正好。行走在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碑庙镇石笋村新铺设的柏油路面上,宛如穿行在一幅立体山水画卷里。路两侧满目苍翠,山峦层层叠叠连绵起伏,一片片白墙灰瓦的川东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不远处,一幅巨型的“石笋村欢迎您”标志牌,似是正等待远方游客的到来。

这个8年前还是远近皆知的贫困村,自2013年把每年腊月第一个星期六确立为“敬老节”开始,全村面貌便悄然发生改变,村民的孝道意识、感恩意识、互助意识显著增强。而今,石笋村一跃成了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省级“四好村”、省级“卫生村”。2021年,石笋村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

一段传说 引领孝道新风尚

石笋村属于小山区地形,以坡地为主,村中有一拔地而起、高约30余米的圆锥山峰,其形酷似竹笋,因而得名。

据当地老人讲,与石笋相关的还有一个动人的孝善传说。很久以前,该村前的碑牌河常发大水而无征兆。一次,村东头王家寡母在河边洗衣,不幸被洪水卷走。其子茂忠闻讯后悲恸不已,独乘竹筏在河里找了七七四十九天,人渐消瘦。村头孤老王大爷担心茂忠身体,为其做饭送菜,反复开解。茂忠大悟,自此视王大爷为亲人,侍其一生直至终老。因感念王大爷的恩情,茂忠更是古道热肠,常采笋分乡亲而食。茂忠死后,乡亲厚葬,常纳竹笋呈贡。久而久之,其所葬之地便成石笋模样。后人感念茂忠,把王家坝改为石笋坝,把隆起的小山叫作石笋寨。

“在石笋村,这样的孝善故事还有很多。”来到村东头一户人家,只见三五个老人正围坐在一起歇脚。听闻记者来意,曾做过村里会计、有着65年党龄的李从如老人来了兴趣,把手中锄头往边一搁,随口就说起“孟宗哭竹,冬笋忽生”“阿愚悼母,感天动地”等孝善故事……

随着孝善文化在石笋村普遍传扬,村民们相处更是和睦。“不管孝也好、善也罢,首先要正确对待自己。要教育子女从自己身上找不足,不要想别人做得多不好,这样才能和睦。”说到最后,李从如老人感叹道。

为了弘扬这种孝善文化,2016年,村里结合脱贫攻坚工作,专门找人编撰整理了村里的第一部村史,重点记载坊间流传的孝善故事。同时,根据古代二十四孝故事,编绘了《新二十四孝图》,在村办公室周围和村民房屋墙体,以文字、图画和诗歌的形式打造孝善文化墙。“如今的石笋村,没有一家不孝的,也没有一家扯筋撩皮的。”石笋村支部书记王治剑说起孝善文化一脸自豪。

一个节日 凝聚民心添活力

村民的向善由来已久,如何凝聚成村里经济发展的活力?2013年,上任不久的村支部书记王治剑在一位从村里走出去的老辈人提点下,在村里组织举办起了第一个“敬老节”。

石笋村位于通川区北部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从前只能靠土路出行,吃水靠背,照明用煤油灯,2014年,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3户290人。王治剑说,因为人多地少,村民常年在地里刨食也很难养活自己。改革开放以来,壮劳力基本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净是些老人和小孩。王治剑深感作为村支部书记,要想做出一番成绩,所依靠的对象就是在外打拼的能人。

基于此,举办好“敬老节”也成了王治剑上任后的一件大事。“一方面引导村里出去的能人回馈乡邻,带动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让在外打拼的人无后顾之忧。”他说。

“敬老节”费用早期由在外打拼的游子带头捐赠,后来向“敬老节”捐款的人越来越多。村里干脆把活动规模扩大,成立了“老年人协会”,在村里最为集中的地方搭起了演出舞台,搞起了文艺演出,办起了敬老宴。

节日当天,村民们早早收拾停当、穿戴整齐,齐聚在一起。一边看台上平日里拿惯了锄头的村民自编自演的“土节目”,一边剥着瓜子、吃着水果,话家长里短。看到精彩处,大家就一起鼓掌;说到真情处,大家就一起夸奖起谁谁表现得好。节目内容自然离不开“孝道”二字。有尊老的、有爱幼的,也有从外乡回来的年轻人,自编自演现代舞曲、创业打拼故事,不一而足。

外乡投资人还常和对口帮扶单位一起,除帮助村里发展产业,还参与到儿童节、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活动中,帮助村民写福字、贴春联,走访慰问家庭困难老人和需要关爱的儿童。如今,该村已举办“敬老节”八届,届届人气爆棚。

“我们村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和谐,村民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有幸福感、获得感。”王治剑说起话来声音十分洪亮。

一间村史室 引得知青大回潮

“敬老节”的兴起,不仅受到了在外创业人士的推崇,也迎来了当年曾在该村下乡当知青人士的青睐。

“逢年过节,来我们村探望的知青最多时四五十人,少的也有一二十人,全年累计在七八百人左右。”王治剑从中看到了“商机”。

为了留住乡愁,让曾经在这里奋斗过的知青们留住美好的回忆,2016年,村里通过“众筹”的方式,借助村民王治明一破旧土坯房,经修缮后办起了全市第一个村史陈列室。

据了解,这个土坯房是新中国成立后,石笋村修建的第一批农房。如今,依此而建的陈列室外面白墙青瓦,内里土墙泥地。200多平方米的陈列室里,陈列着各种传统农村生活用品和农业生产器具130多件:上百年的石砚、30年前的“燕舞”牌收录机、取暖用的竹烘笼、杀年猪用的扁桶、分田用的土地登记簿……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石笋村村民的生产状况和生活风貌。

“每有知青回乡省亲,他们都会来到这里,看看他们以前使用过的农具,回忆他们曾经的生活。”王治剑说,在村史陈列室修建后不久,村里便迎来了第一笔由23名知青共同入股的500万元投资,成立了集科技种植、生态养殖、创新型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知青回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在正式运营后将拿出年利润的20%,用于发展石笋村老年事业、帮扶困难群众。

“知青园”的入驻,让村里借来了“东风”。来村里旅游、发展的,不仅有当年在石笋村战斗过的知青,也有从达州、成都、重庆三地前来体验生活、参观游玩的朋友。脑子活络的村民顺势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乐,接待过往游客,年收入10万元以上。

一种感恩 让村民更有闯劲

孝善文化的潜移默化更是带动了感恩文化的兴起。

米豆腐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石正芳,2016年,她公公得了癌症,儿子又正在读大学,欠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了政府和乡亲们的很多照顾。公公去世后,她通过贩售米豆腐不仅脱了贫,还清了债务,更把技术教授给其他村民。

对于这种做法,石正芳并不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她说:“我在脱贫攻坚中得到了很多恩惠,我脱贫了愿意到村里帮助父老乡亲,把米豆腐技术传给他们,让他们都能赚钱、致富。”2017年,她又积极参加新一届村“两委”选举,如今已成为村副主任。

在石笋村,感恩与互助通常是一个紧密相关的话题。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杨中珍老人门前挂着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孝道当竭力,兄弟互相助。”王治剑说,这牌子是村里统一定制打造的文明宣传标识牌,目的是在大力弘扬孝善文化的同时,又将感恩与互助融入整个文化当中。

为了推动这个活动的开展,石笋村还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如设立楼栋“知礼单”“守礼榜”,搭建平台“说理说礼”等,通过积极弘扬崇德尚礼先进典型,持续推广孝善节活动和“三让”理念,精心培树和挖掘“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好儿媳”“好婆婆”等典型。王治剑表示,通过这种方式,石笋村村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提升和改变,村民的心更齐了。

在石笋村,不仅村里给村民讲村规民约,也邀请老党员和老村干为村“两委”一班人上“党课”。今年2月,91岁的袁仕奇老人受邀走进村委办公室,给村班子成员上起了“党课”。在新中国成立那天当上“大队长”的袁仕奇,心中有着许多的感恩故事,他说,“虽然我不是党员,但受党的恩惠多年,让我过上了好日子,我们应该感恩!”

“不能因矛盾纠纷砸了石笋村文明新村这块牌子。”“同其他村比产业发展、比工作成绩、比环境卫生。”感恩奋进、追赶跨越的发展共识把石笋村民紧密凝聚在一起。2013年至今,该村无一人上访,干部与村民关系融洽。

“就在今天上午,在结对帮扶部门通川区税务局的组织下,我们还邀请到了中国作协、音协会员梁上泉老人和达州、成都、重庆的部分知青,来村里和留守儿童一起过石笋村第二届‘儿童节’。”说罢,王治剑拿出手机向记者分享起活动图片。“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老人、儿童和妇女的工作。”他说,“这项工作抓好了,其他矛盾自然就化解了。即使有点问题,也是小问题。”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石笋村良好的乡风民约,同样也吸引了众多企业来此投资兴业,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殷实了。

责任编辑:齐敏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