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在线(mszxian.cn)讯:近年来,山东省昌乐县鄌郚镇不断强化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充分利用其联结群众、发展产业的优势,建立起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有效助推全镇村庄踏上致富“快车道”。
走进高一村的油桃大棚,桃农张祥芹正在忙着给果树“掐头”,油桃已经开始挂果,一派绿油油、生机勃勃的景象,眼瞅着又是一个丰收年。 高一村是远近闻名的油桃种植村,由于该村耕地多为沙土地,不利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1999年,几户村民便尝试在自家口粮地上种起了桃树。2002年,高一村桃树种植面积约60亩,由于种植规模小、交通不便等因素,桃子销售成了困扰桃农的问题。此时,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将果农组织起来规模经营、抱团发展,成立了汶源油桃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社员们卯足劲、齐发力,探索出“走出去、引进来”的销售模式,即带上桃子走出去宣传、推销,把大客户、固定客户引进村收购,彻底改变了果农各自赶集零售的状态。第二年,高一村的油桃便有了固定销路,价格也比零售高了一大截,尝到甜头的社员不满足于自家口粮地的种植规模,开始从其他村民手中流转土地。
“我们这个棚以前种西瓜和辣椒,一年忙到头,一亩地也就换一万来块钱。改成种油桃后,一亩地少说也能挣两万块钱,去年行情好,一亩地挣了三万多。”正忙着给桃树剪枝掐头的李红云说,她家大棚也加入了合作社,到桃子丰收的季节,社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采摘,有的负责挑选分级,有固定客户前来收购,她跟丈夫种着3个大棚,7亩地,一年收入15万元左右,“比出去打工强。”
现在的高一村家家户户以种植大棚油桃为主,合作社发展油桃大棚200多个,种植面积达400余亩,据村支部书记秦国建介绍,该村除了上学出去的学生,其他人基本都在村里种桃,“村民手里有钱了,不用出去打工,到了冬天就是遛街喝茶。”秦国建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一模式打破了以往村集体将土地简单发包租赁的低层次、低效益增收模式,把分散的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村民收入。“群众对村集体有了依赖,党支部开展工作也有了抓手,我们真正找到了做‘当家人’‘领头羊’的感觉,在群众中有了威信和话语权,村民们尝到了甜头,我们的生活就越来越有奔头。”
今年,针对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集体意识淡化,群众与村集体经济纽带断裂的现实问题,鄌郚镇将大力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村集体与群众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