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民生快报 乡村振兴 民生论坛 基层传真 民生与法 民生与教育 民生与健康 民生与环境

民生与法

旗下栏目:

新四类环保设施开放要注重讲解艺术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周长军  发布时间:2025-02-19
摘要: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石化、电力、钢铁、建材4个行业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鼓励四类行业企业打开大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用线下参观或云参观的形式向公众开放。此举进一步丰富了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服务内容,有助于多方面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据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石化、电力、钢铁、建材4个行业的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鼓励四类行业企业打开大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用线下参观或云参观的形式向公众开放。此举进一步丰富了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服务内容,有助于多方面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据统计,自2017年“老四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以来,截至2024年底,已有2101家企业成为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共接待参访公众2.2亿人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开放活动,不仅增进了公众对于生态环境管理的认识,也极大地激励了工业企业不断推动环境治理和绿色转型进程。各地应充分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稳步推进石化、电力、钢铁、建材4个行业的公众开放工作。

首先,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做好宣传。确定环保设施开放企业名单后,应当充分利用相关部门和企业官方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对企业名称、地址、治理设施、开放时间、联系方式等广而告之,方便群众获取开放企业的信息。如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已经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在南京,新四类环保设施哪些已经向公众开放了”的宣传告知,详细介绍了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开放时间、预约方式、开放亮点等内容,方便公众选择。

其次,要注重语言艺术,把环境治理效果说清楚,让参与的公众听明白。此次开放的四类行业,涉及的污染物排放种类多,环保治理工艺更加复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现场讲解难度。要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讲解,如污染物治理的要求与效果、污染物排放的路线与去向等重点环节。同时,要注重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通过图片展示、问答互动形式,把环境治理的方法、过程、知识要点说清楚,便于公众更好地理解各种专业名词。

第三,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门职能优势,搭建好开放企业与参与公众的沟通桥梁。可以主动对接教育部门,把企业设施开放纳入中小学“生态文明第一课”的实践范畴,让学生“零距离”感受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及时掌握公众参与意向,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组织人员集中参加咨询、现场观摩等活动,使开放活动取得实效。还应当积极发挥自身业务优势,主动走进环保设施场所,开展宣传教育讲解,帮助公众尽快了解、熟悉环保治理知识。


责任编辑: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