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神木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神木市法院全体业务部门负责人报告了本部门及个人的2023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并接受了评议。过去的一年,神木市法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持续向好。新的一年,神木市法院将更加自觉、主动地接受人大监督,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抓牢提质增效主线,践行能动司法理念,持续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奋力推进法院工作现代化,全力为谱写神木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2023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23年,共计受理各类执行案件7956件,执结7950件,执结率99.9%,实际执行到位金额21.32亿元。全年查封扣押车辆128台、查控不动产221宗、冻结股权收益6700万元,纳入失信名单2649人次、限制消费7390人次、移送拒执罪17案22人。具体举措如下:
(一)持续深化执行联动机制,着力发挥协同执行优势。为精准落实我市《关于深化切实解决执行难联动机制实施方案》,一是年初与市公安局、火车站派出所等5家单位建立“点对点”执行联动机制,联合查控被执行人,全年累计拘传被执行人1569人次、拘留523人次。二是推行“执行110”工作机制,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受理执行线索,及时查控涉案财物。三是建立“执行+综治+网格”联动机制,发挥多元执行力量,推动执行质效大幅提升。
(二)持续开展反规避执行行动,着力破解逃避执行难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借用他人微信和银行账户往来资金、借名买车买房等失信违法行为。一是执行干警灵活应用搜查令,专门查找被执行人的隐匿财产,累计搜查被执行人的手机微信账户652人次、搜查被执行人的住所215人次,查处被执行人隐匿财物2673万元;二是加大与机场公安的协作,打击被执行人通过非法网站和黄牛购买机票乘坐飞机的行为,共计查处违反限消令乘机人员8名,其中对7人作出罚款决定,对1人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三)持续拓宽财产变现渠道,着力疏解财产处置堵点。持续加大对涉案股权和隐名投资的评估拍卖,积极探索新的财产处置变现模式,争取在短时间内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化。一是成功拍卖内蒙古的矿山一处,成交金额达3000万元,股权处置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二是加大对手机“靓号”等虚拟财产的变现;三是首次尝试法官在“淘宝+抖音”双平台对涉案资产进行直播带货,“双十一”当日直播成交292.78万元。全年累计处置资产431宗,成交金额达1.14亿元,案拍比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一位。
(四)持续升级执行事务中心,着力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对原有的执行事务中心进行优化升级,以“程序集约、执行提速、来访速接”为核心,科学设置了安检等候、便民服务、事务办理、互联网自助、信访接待五大功能区,实现执行事务集约化、高效化办理,为办事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
2024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以“执破融合”为牵引,推动“执转破”高效化。优化执转破办案团队,有序落实最高院“执破融合”工作机制,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畅通执行案件出口,将库存的无财产终本案件有序消化,高效促进“执转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二)以智慧执行为保障,推动执行公开透明化。加快推进“数字执行”法院建设,深化“执行管家”等网上服务平台深度应用,构建执行信息反馈机制,畅通当事人与法官的沟通渠道,依法保障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执行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公开促公正。
(三)以规范执行为抓手,推动“两终”案件规范化。针对“执行不能”案件,进一步找出路,依法有序消化库存的执行案件,减轻执行历史包袱,让执行员轻装上阵,减负前行;针对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集中力量做好财产变现。
(四)以创新执行为驱动,推动查人找物精准化。继续加大执行力度,深挖失信被执行人隐匿的财产线索,探索建立被执行人配偶财产申报制度,进一步拓宽财产查控范围,不给被执行人留任何规避执行的余地。
(五)以科技赋能为依托,推动执行办案数字化。持续优化执行“216”模式,加快执行事务中心迭代升级,引入各类智能化办案系统,全面推行执行无纸化办案,实现执行立案、文书制作、节点推送、财产查控、案款兑付等事务性工作无纸化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