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民生快报 乡村振兴 民生论坛 基层传真 民生与法 民生与教育 民生与健康 民生与环境

民生论坛

旗下栏目:

4万尾鱼苗“安家”重庆汉丰湖

来源:中国环境APP重庆站 作者:余常海 通讯员何子夜  发布时间:2025-04-11
摘要:重庆市开州区近日举行汉丰湖水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干部职工及群众代表共同将4万尾经严格检验检疫的花鲢、白鲢鱼苗投放至汉丰湖。自2020年以来,开州区已连续5年举办增殖放流活动,先后放流了鲢鱼、鳙鱼、大鲵等鱼类超30万尾,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

重庆市开州区近日举行汉丰湖水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干部职工及群众代表共同将4万尾经严格检验检疫的花鲢、白鲢鱼苗投放至汉丰湖。自2020年以来,开州区已连续5年举办增殖放流活动,先后放流了鲢鱼、鳙鱼、大鲵等鱼类超30万尾,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域生态改善注入新动能,实现“以鱼活水”“以水兴城”的生态效益。

记者在放流现场看到,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苗顺着放流槽涌入清澈的汉丰湖水中,标志着它们正式在汉丰湖“安家”。开州区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副科长王勇向记者介绍,此次投放的花鲢、白鲢均为滤食性鱼类,以水生浮游植物为食,可通过“生物调控”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实现“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活水”的生态效益。数据显示,近年来,汉丰湖及长江支流生态环境水体总磷、总氮浓度总体下降,富营养化风险指数降低,2024年汉丰湖水质达标率创新高。

事实上,增殖放流不仅补充了鱼类种群,更重构了水域生态链。据汉丰湖监测数据显示,湖内鱼类种类从 2019年的120种增至目前的133种,鲢鱼、鳙鱼等放流鱼种密度较放流前增长3 倍,成为维持水质的“生态卫士”。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放流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已在澎溪河湿地形成稳定繁殖种群,2024年红外监测记录到幼鲵存活率达40%,较自然繁殖提升20个百分点。水生环境的改善同步惠及鸟类,汉丰湖鸟类从180种增至200种,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等珍稀水鸟连续 5 年在此越冬,年观测数量突破 2 万只,成为三峡库区重要的 “鸟类驿站”。

开州区以增殖放流为抓手,探索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协同路径。在生态旅游领域,汉丰湖凭借水清鱼跃、万鸟翔集的美景,旅游综合收入显著增长,其中又以“观鸟经济”“水上运动”等新业态贡献显著。

“放流活动不仅是生态修复,更是一场‘生态公开课’。”王勇向记者表示,通过连续五年的公众参与,越来越多市民主动加入护鱼、护水行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责任编辑:齐敏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