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近日公布了全国首批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辽宁省“公转铁”“公转水”经验上榜。辽宁省积极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清洁低碳转型,通过4500万元资金支持,支持企业开展多式联运工作。截至2023年底,辽宁省34家年运量大于150万吨的大型工矿企业大宗货物总运量达3亿吨,通过铁路、水路、管道、新能源车辆等绿色运输量2.7亿吨,绿色运输占比达87.9%。 做好“公转铁”“公转水”,除了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还能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交通运输是我国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据测算,铁路运输单位货物周转量能耗强度是公路的1/7,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公路的1/13,水运运输单位能耗强度比铁路更低。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路运输占主导地位。公路运输带来的污染排放不仅包括重型货车尾气排放、轮胎磨损释放黑炭,而且沿途抛撒问题屡禁不止,加之反复碾压不洁路面,也会产生颗粒物污染。从长远来看,“公转铁”或“公转水”不仅可以从源头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而且能有效提高运输能力。因此,各地应保持战略定力,稳步推进相关工作。 在“公转铁”“公转水”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经过改造后,大宗货物运输就变成了一场接力赛,要保证每一棒都是绿色、经济的,从而降低总的物流成本。 目前,实施“公转铁”“公转水”面临的挑战,包括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间缺乏标准化和协调机制,各运输方式规划及建设自成体系,跨运输方式衔接缺乏统筹安排,信息资源共享不足等。比如,一些铁路和港口的衔接要通过“倒短运输”方式来实现,这就造成了无效的装卸和周转。 此外,大规模“公转铁”或“公转水”是有前提条件的,有的地方自然地理条件差,可以考虑实行公路运输“柴油转新能源”,从而降低污染排放。管道运输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气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封闭式皮带廊道在矿区、港区和产业园区周边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同样是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应作为运输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加快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