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一体推进 “两中心”融合融出服务群众新气象 □ 本报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本报通讯员 叶 飞 高 洁 “接了活儿却一时找不着人来干,太急人了。”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广源刺绣厂前不久接到了一个出口订单,客户希望能够尽快发货。要满足客户需求,就得增加人手,加快生产进度。但信息渠道有限,加上受疫情影响,负责人张念勇为能否在短期内招到合适的人犯了难。 焦灼中的张念勇,在朋友圈看到了东港区推送的关于日照“零灵发”灵活就业平台启用的信息。抱着一试的想法,他下载APP进行了实名注册,并发布了零活信息。当晚,他就收到了30多条接活留言。第二天,更有许多打来询问详情的电话。“‘零灵发’真挺‘灵’,帮我解了燃眉之急。”这么短的时间就解决了用工问题,张念勇很是高兴。 日照“零灵发”灵活就业平台,是日照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载体,是为更好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有效解决群众“就业难”、企业“招工难”问题而专门打造的服务平台。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均是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更是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阵地。2021年以来,日照市紧扣“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定位,在“两中心”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线上、线下开展各类为民服务实践和融媒体传播活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了一个服务综合体,让县级融媒体中心成了一个融合各种政务服务、志愿服务、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等公共服务的总服务台。 岚山区高兴镇南范家村村民王安英,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两中心”融合所带来的好处。 “按照血压的标准,正常成人收缩压低于90,舒张压低于60,才能是血压低,你现在是多少?”前不久,在南范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王安英通过远程视频连线的形式与镇卫生院的张传森医生进行了线上求医问药。 原来,岚山区在有线电视智慧平台除了实时上传党的政策、文艺节目等内容,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观看300余个文明实践视频资源的同时,还在平台上搭建了“E起护健康”云诊品牌。镇卫生院医生定期线上坐诊,群众在村镇文明实践站(所)通过电视就能与医生对话,获得线上问诊、用药指导服务。 东港区面向社会招募了500多名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小螺号”视频拍摄志愿者;岚山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小喇叭”入户;五莲县利用覆盖全县所有村庄的智慧广播大喇叭进行文明实践播报;莒县“两中心”人员合署办公,平台资源共享互通;日照开发区北京路街道东韩家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非遗工作室,利用站内直播平台进行技艺展示、产品推广,提升非遗文化传播力;高新区将“小区门—单元门—住户门”连接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点单—抢单—派单”模式,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实现“两中心”功能融合;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安家村等村庄充分发挥村史馆的作用,依托实景和实物制作视频和顺口溜,传播凡人善举…… 融什么?谁来融?怎么融?达到什么融合效果?当下,日照市各区(县)按照日照市委宣传部顶层设计与路径规划,立足自身实际,纷纷围绕“融”字做文章,持续拓展平台功能、服务内涵和实践领域,推进“两中心”互融共通。 在日照市4月19日召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上,日照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波表示,推动“两中心”融合发展既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又是民生工程、工作创新。下一步,日照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推动“两中心”融合发展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统筹谋划、建设、运用,打造大宣传、大文明的工作格局。把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作为“两中心”融合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的,在体制、机制,功能、专长,平台、资源等方面深度融合、一体推进。突出“两中心”融合的引领性、创新性、群众性、实效性,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努力做真做实,确保让发展成果造福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