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7.5个矿泉水瓶,经粉碎、拉丝等工艺,即可制作出一条丝巾,每条丝巾相当于减碳585g;回收的剩菜、骨头等湿垃圾,经生物技术堆肥处理后,生产的有机肥料既无公害,也很畅销;赤泥曾经也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而今不仅可以提取铁精粉,烧结制砂石,还可用于生产清洁生态海绵砖……”在山东省2025年“国际无废日”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会场外,山东省循环经济协会变废为宝创意展引起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
3月30日,山东省2025年“国际无废日”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在泰安市举办。活动以“美丽山东 无废同行”为主题,在全社会倡树无废理念,培育无废文化,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身“无废城市”建设。 活动现场相关人员汇报了“美丽山东 无废同行”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并为“美丽山东 无废‘童’行”十佳短视频进行颁奖。 山东省政协委员、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首席青年官何超欣应邀出席活动,并与来自泰安市开元中学的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创意“无废课堂”,倡议大家共同参与“无废城市”建设。活动还邀请山东农业大学志愿者现场演唱了省“无废城市”主题曲《无废山东梦》。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副司长温雪峰在致辞中指出,山东省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已从点上开花走向全面出彩,形成了多项工作经验模式。希望通过这次主题活动,进一步总结提炼“无废”经验,讲好“无废”故事,凝聚“无废”共识,提高“无废城市”建设的全民参与度。 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张可介绍,目前,山东省已有9个城市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累计培育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2024年危险废物利用率比2021年增加30.6%,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废弃农膜回收率均提前超额完成国家目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优良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山东的靓丽底色。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社会宣传室主任杨俊介绍,近年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工作、志愿服务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打造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方面作出了示范。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固废处处长李洁介绍,以开展“国际无废日”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为契机,山东省组织开展了“美丽山东 无废同行”志愿服务“五进”活动,省循环经济协会、山东航空学院志愿服务分队志愿者来到泰安市东湖小区、凤凰社区等8个社区开展“变废为宝”创意展览、“无废”宣讲活动,通过“实物展演+互动讲解”方式,向居民普及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知识,呼吁市民践行“无废”理念,共同支持“无废城市”建设。 “国际无废日”志愿服务主场活动结束后,志愿者来到两家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现场观摩生态环境综合仿真实训基地和建材行业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无废模式。 此次活动由“美丽山东 无废同行”志愿服务队主办,“美丽山东 无废同行”志愿服务队泰安分队、省循环经济协会分队承办,省有关部门、单位共计200余名志愿者在主会场参加活动,各地市同步设立分会场,开展了当地环保设施开放活动,线上线下共计近1000名志愿者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