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生态环境局高密分局深入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部署,精准把牢“四点”,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防治体系,全力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把牢“基准点”,完善监测网络。构建“监测预警-执法响应-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四位一体环保监管体系,投入千万元打造智能化移动执法系统,实现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效率提升超50%。完善危险废物动态管理系统,对危废转移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全市已有11家重点危废企业安装视频监控,有427家企业注册纳入管理平台。建成“监测-预警-处置”联动系统,对排污异常情况智能触发报警,执法指令秒级推送,实现从问题发现到现场处置的全程信息化闭环。全市共建有16个大气自动监测站、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通过对水、大气质量的实时监控,利用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共享、分析,实现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
二是找准“突破点”,强化源头治理。高密分局聚焦工业废气治理主战场,实施“分类施策、精准治污”策略。通过“技术改造+源头防控”双轮驱动,对规上企业实施清洁化改造,引导小散企业提高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有效减少污染源排放。目前,已有59家企业安装“RTO+余热回收”设施64套,指导豪迈机械科技等五家企业获得潍坊市“无废工厂”称号,积极创建省级“无废工厂”。对全市重点排污单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引导企业实施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同时督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程序履行节能评估报批手续,从源头控制能源消费不合理增长,围绕全市范围内涉气企业,开展含VOCs原辅材料替代行动,鼓励企业开展源头替代,1家工业涂装企业喷涂工艺由喷漆改为喷塑。
三是夯实“支撑点”,提升执法效率。建立特殊时段环境执法响应机制,实施“白+黑”“5+2”全时域监管模式,通过错时执法、突击检查等方式,重点打击企业利用非工作时间违法排污行为。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夜间执法检查30余次,检查企业、污染点源50余处。构建重点领域环境安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对危废处置、核技术应用等高风险环节实施“清单式”排查,建立“排查-反馈-整改-复核”闭环管理体系,推动企业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已检查涉固危废企业90余家,督促整改问题10余个;将涉核与辐射单位全部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对13家单位开展现场执法检查。
四是抓牢“关键点”,全面压实责任。为助力实现年度空气质量目标,高密分局对辖区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排查,一方面通过专业技术指导帮助企业攻克污染防治技术瓶颈,另一方面强化法治宣传引导,提升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意识,促使其由被动监管向主动治污转变。通过这种“监管+服务”的有机结合,有效预防环境违法行为,系统提升企业污染治理效能和环境管理精细化水平,构建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今年以来,共检查重点涉气企业90余家,开展执法监测17家。建立定期调度机制,组织召开大气污染防治专题会议,深入分析当前突出污染问题,细化分解部门责任,统筹推进综合治理任务。通过多部门联动、多措施并举,全面强化污染防控力度,督促重点企业严格落实减排要求,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地见效,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