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在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举办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引导全社会支持参与自然保护和生态修复。新疆各地州市自然资源部门以线上线下方式同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此次活动由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新疆自然资源资料档案馆、新疆自然资源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主会场设在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各单位通过科普实践、主题导览、网络竞答等多种形式,掀起了全民参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热潮。 在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主会场,宣传展位、主题签名墙与互动体验区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博物馆一至二层的科普教室内,《恐龙牙齿》《四季星空》《恐龙骨架》《月球奥秘》等四门实践课程场场爆满,青少年们通过模拟恐龙消化系统、拼装星座模型等趣味实验,直观感受地质科学与生态平衡的奥妙。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李韬表示,开展公众倡议签名、科普课程与互动体验、主题展厅沉浸导览、网络有奖问答等互动活动,旨在让“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理念深入人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次推动博物馆与学校的深度合作,打造了“科普进校园+实践出课堂”双向机制。当天,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与乌鲁木齐8所中小学签订合作协议,将博物馆地学资源与中小学课程体系深度融合。通过实物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对地质科学、矿产资源及新疆自然文化的认知。 在博物馆主题展厅内,矿石标本与生态修复模型向公众展示了新疆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历程。乌鲁木齐市第35小学四年级学生陈睿林在参观后感慨道:“原来我们使用的很多日用品都来自地下矿石。地球的馈赠并非取之不尽,节约资源就是保护地球。” 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馆长王卫领介绍,博物馆将开展研学课程,与学校联合开发校本课程,提供标本教具、教学视频等资源。活动期间,还围绕地质文化和实物地质资料,组织社会公众、青少年积极参与自然资源科普知识网络有奖竞答活动,一直持续至4月底。 后续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也将继续加强自然资源科普基地的建设,持续开展好自然资源的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对自然资源科学的兴趣,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