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民生快报 乡村振兴 民生论坛 基层传真 民生与法 民生与教育 民生与健康 民生与环境

民生与环境

旗下栏目:

古镇如何打造治水样板?看嘉善西塘经验!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苗楠钰 张子超 王雯  发布时间:2025-03-27
摘要: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水网纵横、湖荡密布、内通外联,河湖水面率达14.8%,镇域内有大小河流283条、总长303.5公里,与一体化示范区青浦、吴江联通河流多达20余条。 微风暖阳,波光粼粼,美哉美哉。生活博主花小芽在小红书上写下了一篇笔记,向大家推荐自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水网纵横、湖荡密布、内通外联,河湖水面率达14.8%,镇域内有大小河流283条、总长303.5公里,与一体化示范区青浦、吴江联通河流多达20余条。

“微风暖阳,波光粼粼,美哉美哉。”生活博主花小芽在小红书上写下了一篇笔记,向大家推荐自己最近发现的上海周边自驾闲逛好去处——祥符荡。“曾经这里生态环境恶化,通过多年整治得到改善,现在,我愿称其为嘉善的‘小洱海’。”

花小芽的感叹,并非个例。近年来,西塘镇围绕“一体化、高质量、生态绿色”三大关键词,聚焦水生态保护、水资源开发、水环境治理,创新构建“源头管治夯基础、跨域共治破壁垒、水美善治促转化”的三维治水体系,着力做好“水文章”。

2024年,西塘镇断面水质位列全市72镇(街道)第2,获评“污水零直排区”星级镇。一系列可感的变化,正在西塘上演。

拧紧水质安全“止污阀”

清晨,西塘镇居民像往常一样打开家门,准备开始新的一天。居民王阿姨正和邻居们聊天:“以前,污水直接排到河里,河水又脏又臭。现在好了,污水都经过处理,河水清澈见底,我们住在这里也舒心多了。”

位于西塘与姚庄交界处的南祥符荡,由于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曾经,这片水域水生植物严重匮乏、多样性差;水体悬浮物较高、透明度低;上游来水较差、清水资源贫乏。

根据2021年调查结果,南祥符荡水体透明度平均值为22.44cm,悬浮物平均值为28.26mg/L,受透明度限制,沉水植物覆盖率低。

“水质治理,就是社会治理。”西塘镇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邵先强回忆道,面对当时的情况,西塘痛定思痛,展开了一场大力实施全域“污水零直排”提质拓面工程。

通过对20个生活小区、4个工业园区、2.2万亩耕地农田、西塘集镇片公建区块以及“六小行业”等实施雨污分流、截污纳管改造、尾水过滤处置,西塘工业废水、农业退水、生活污水集中处置率超95%。

在西塘镇的水生态数字孪生平台监控室,工作人员正通过大屏幕实时监测河湖水质。

目前,西塘已经建成涵盖“综合管理驾驶舱”“工业企业环保码驾驶舱”“河道智慧化管护”等模块的水生态数字孪生平台,聚焦“河湖生态巡查”“全域河湖水质监测”“异常问题溯源”“应急协同处置”四大板块,优化“水质一张图”,高效实现“源—网—厂—口—河”48小时动态预警处置。

2024年初以来,西塘累计完成181处问题排口整改,有效提升水环境治理水平。

织密水域生态“保护网”

西塘镇的水系不仅贯穿全镇,还与青浦、吴江紧密相连。

过去,跨界河流的治理一直是难题。如今,西塘镇聚焦贯彻示范区环境执法跨界检查互认工作方案,持续优化跨界监测断面设置,与青浦、吴江组建示范区联合执法队。

通过任命超百名联合河湖长,以及老党员志愿巡逻队、网格员、青年团员“河小二”为核心的民间巡河队,西塘镇构建起“联合执法队、河湖长、民间巡河队”联保共治体系,三地协同处置跨界水事问题9件,太浦河水源地等跨省断面水质连续3年均值达到Ⅱ类。

在一次联合巡河行动中,西塘镇的河湖长和青浦的河湖长一起乘船巡河。“以前,我们只能管好自己的区域,遇到跨界问题就很难解决。现在有了联合执法队和民间巡河队,大家齐心协力,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好。”西塘镇生态办相关负责人说,“这种跨域共治的模式,让我们真正实现了从‘各自为政’到‘携手共护’的转变。”

“我们与县内毗邻镇街签订河流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以河流交接断面考核为导向,实行‘月监测、季核算、年清算’,进一步压实属地上下游河流联保责任。”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红旗塘雨落大桥、杨湾荡茜沼公路桥等出境监测断面水质连续2年考核优秀,生态补偿保持“零发生”。

畅通价值转化“新通道”

如今,在西塘古镇,游客们纷纷感叹:“这里的水真美,古镇的韵味也更浓了。”民宿老板李青青笑着说:“自从水环境变好了,来我们这儿的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近年来,西塘镇实施水美古镇“东联、南拓、西优、北通”工程,嫁接祥符荡亲水资源,打造赏古通今、水旅融合风景线,推出水上越剧表演、水上花船巡游、水上传统婚礼等活动爆款,沿河布局民宿客栈、特色酒吧、“佳膳十碗”餐饮,全年吸引游客量超1200万人(次),涉水旅游收入超20亿元,西塘古镇入选2024年幸福河湖“十佳水旅融合景点”优秀案例。

抢抓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契机,西塘高效运营“梦里水乡”景村共融风景线,持续建设碧水绕镇“水下森林”,成功打造红菱村、荷池村、雅鹊村等一批水美精品村;同时,落地运营现代渔业种苗基地、稻渔共养基地等3个“水上农业”项目,带动就业超120人,助力村均总收入增长8.51%。

以湖区生态承载祥符荡创新中心“七星伴月”为总布局,西塘已集聚浙大智慧绿洲、复旦研究院、祥符实验室等高能级科研载体,常态化入驻研发人才超1000人,形成40项标志性研发成果,成功落地16项科产联动项目,实现“湖区生态”向“湖区创新”价值转化。

以水为笔,西塘绘就了一幅生态富民的新画卷。在这里,水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发展的动力。通过源头管治、跨域共治、水美善治,西塘镇不仅守护了绿水青山,更收获了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