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民生快报 乡村振兴 民生论坛 基层传真 民生与法 民生与教育 民生与健康 民生与环境

民生与环境

旗下栏目:

潍坊市坊子区“机制+要素+政策”三方赋能聚合力激活经济发展新动力

来源:山东生态环境厅 作者: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坊子  发布时间:2024-11-13
摘要:今年以来,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坊子分局聚焦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机制优化、要素保障、惠企帮扶三大举措,将技术保障、指标保障、政策保障融入项目建设发展全流程,切实为项目发展出实招、解难题、增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双向提升。 一、优化审
 
  今年以来,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坊子分局聚焦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机制优化、要素保障、惠企帮扶”三大举措,将技术保障、指标保障、政策保障融入项目建设发展全流程,切实为项目发展出实招、解难题、增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双向提升。
 
  一、优化审批机制,按下项目开工“加速键”。打通环评审批服务机制壁垒,形成靠前服务思维,着力优化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机制,加快项目开工建设。一是审批流程“规范化”。明确项目环境管理要点、审批过程重点、流程时间节点,依托“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利用数据分析系统为项目招引、环评办理等环节当好参谋助手,加快绿色低碳项目审批,今年以来,共为全区31个审批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二是责任机制“明确化”。实施重点项目“清单制+责任制”,整合项目环保手续办理环节,优化实施项目“1+3+3”服务机制,将39个省、市、区重点项目纳入管理服务台账,压实责任到个人,提前介入、靠前服务。2024年以来,保障134家排污许可证申领、企业应急预案备案、辐射许可证延续等相关环保手续办理,助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三是审批服务“靠前化”。加快完善惠企机制,主动靠前服务,形成重点项目“一企一策”帮扶措施。积极对接争取,支持新联恒项目三期快速投产达效;支持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超长期国债项目谋划和申报;试点完成新联恒三期项目环评与排污许可并联审批,做到项目审批提速85%。
 
  二、激活要素保障,筑牢项目落地“压舱石”。统筹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经济发展,不断细化主要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实现环境质量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双保障”“共提升”。一是形成总量控制与经济发展协同机制。鼓励排污单位实施减排措施,形成的可替代总量指标优先用于本单位新建项目。开展污染物减排,推动3个项目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及治理设施升级改造,为新建项目落地提供总量指标支撑。年内已为29个项目落地提供总量指标保障。二是拓宽绿色环保项目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织开展或外出参加招商引资交流会,扩大宣传渠道,推动项目加快融资。积极包装申报大气污染治理类、能力提升建设类、生态修复及水质改善等生态环保类项目,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年内共完成项目招引2个,总投资9800万元;组织或参加招商引资4次,洽谈项目4个;包装完成生态环保类项目3个,总投资4968.05万元,拟申请资金3810.94万元。
 
  三、开展惠企帮扶,打造项目发展“连心桥”。对建成项目兼顾服务与监管,形成“放管并重”新模式,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展入企帮扶活动。实施普法进园区,联合区法院到坊安国药产业园举办“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帮扶企业19家;开展企业环境保护综合管理集中培训,提高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污染物排放规范化管理能力,惠及企业270余家,覆盖300余人次;组织专家入企进行帮扶,排查企业存在的各方面环境问题,共帮扶企业200家,排查问题1200余个;制发《一般工业固废管理明白纸》、《废旧物资回收管理明白纸》、《汽修行业危废规范化管理明白纸》271份,规范重点行业领域固危废管理水平。二是践行“服务+监管”新模式。变环境执法“事后查处”为“事先服务”,组织对265家企业开展执法帮扶活动,规范企业环境管理行为135个,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将10家企业纳入监督执法证明清单管理,引导企业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环境风险应对能力;认真落实23种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从轻减轻、不予处罚制度,让生态环境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三是落实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根据企业违规行为情况,采取记分制记录失信信息;同时为近300家企业提供信用查询服务,支持企业申报“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荣誉称号;对完成问题整改的企业进行信用核销,年内共完成企业信用核销15家,为企业在抵押、融资、贷款、保险、以及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责任编辑:齐敏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