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榆阳区1352户1793人高质量脱贫,全面完成了年度脱贫目标任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越往后越艰难,越要啃硬骨头打硬仗,而不能“鸣金收兵”。对此,榆阳区围绕“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工作思路,聚焦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大力发展“3+2+X”现代农业产业,深入推进“三个美丽”建设,进一步夯实主体责任,践行精准方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聚焦农业强 多项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一栋栋高标准圈舍犹如梯田层层叠叠,场景壮观;圈舍设备先进、干净敞亮,成群的羊儿在“小院”内悠闲地散步,养殖专家亲自配置“营养餐”,产学研结合为标准化养殖插上腾飞的“翅膀”……“榆阳湖羊常乐堡15万只养殖基地,去年3月份开工建设9月底全部竣工,目前,饲养量达4万只。”牛家梁镇常乐堡村党支部书记李双伟介绍,“湖羊产羔率高、生长快、体重大,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羊子育肥出栏只需要五到六个月。一年下来,每只母羊平均增收300元以上。”
为推动全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榆阳区投入3000多万元,同步建设30万亩“中国草业明珠”。成功培育了一批“科技实力强、机械化水平高、产品质量优良”的饲草种植企业、草产品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千家万户种草、种养大户种草、股份经济合作社种草、农业龙头企业种草”的强劲发展势头。“过去一直觉得种玉米、马铃薯能挣钱,种草挣不了多少钱。经过政策引导,去年我们家通过流转土地种植了300亩苜蓿,一年收割了三茬,收获优质饲草210吨,收入近40万元。”芹河镇张滩村村民张桂杰说,“优质苜蓿产业是我们老百姓有奔头、能致富的强势产业,我明年要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精心管护、增加收入。”
2020年全区高产优质苜蓿留床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其他饲草种植面积可达到20万亩,年产饲草24万吨。高产优质饲草的科学种植拉动了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区羊子养殖发展到200万只,奶牛、肉牛养殖将发展到10万头。
榆阳区按照“乡村振兴、乡为主体,整乡推进、板块联动”思路,投入3.2亿元,强力推进10万亩优质饲草、10万亩大漠蔬菜、10万亩山地苹果和100万只榆阳湖羊、10万头优质肉牛等“3+2+X”新兴主导产业发展。目前已建成湖羊产能50万只,今年年底将达到100万只,到“十四五”末,饲养量达到200万只,不断刷新乡村振兴的“榆阳速度”“榆阳质量”。同时,该区将整个湖羊产业链建立起“基地+合作社+贫困户(边缘户)”互助合作产业扶贫模式,实现贫困户保底分红、持续受益。
聚焦农民富 农村产改促进群众持续增收
作为全国首批推广的2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进典型之一,榆阳区按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的思路,饱含三农情怀、遵循三权分置、抓实三变改革、探索三条路径、促进三产融合,整区推进农村产改成为全国先进典型。全区共成立村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 404 个、乡镇合作联社 21个,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实施“一户一田”流转细碎化土地40 万亩;26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了集体经济,18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2.5亿元,138个合作社分红1.6亿元。同时,该区把贫困户全部纳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形成“连股连利连心”抱团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一块土地三份收入”。
“赵家峁村从杏树红叶节起步,用‘三变’改革破局,将农业、旅游、文化、扶贫有机结合。截至目前,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累计分红380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是2013年的6倍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我们村蹄疾步稳地踏上了转型发展的致富之路。”赵家峁村党支部书记张春平说。
改革赋能,群众受益。近年来,榆阳区还通过建立区乡村三级产权交易平台,全面开展土地流转、产权交易、抵押贷款等业务。区财政在榆阳农商行注入1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银行1亿元信贷资金开展土地经营权贷款、股权流转交易和抵押担保融资业务,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溜溜音乐节、大漠汽车越野赛、风筝音乐节等100多项“大美榆阳”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推陈出新,异彩纷呈;“泛赵家峁”、“梦湾水乡”、白舍牛滩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旅游业态遍地开花,蓬勃发展。2020年,全区共接待旅客895.48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728 亿元。
聚焦农村美 田园乡村“点亮”幸福生活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始终是榆阳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该区全面推进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农居“三个美丽”建设,累计投资6.3亿元,强力推进“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高质量完成7.6万亩造林绿化任务,实现了数量、质量双提升。“十三五”期间榆阳区累计完成营造林34.7万亩、人工种草20万亩,大扁杏、核桃、苹果等特色经济林保存面积达16.5万亩,义务植树711.3万株;美丽乡村绿化60个,林木覆盖率达到45.6%,绿色真正成为榆阳乡村振兴的亮丽“底色”。
同时,榆阳区每年投入1亿元,用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改造镇容镇貌,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该区从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村庄清洁行动等方面抓起,坚持以乡为主、发动群众,下沉责任、下沉资源,持续用力、闭环管理,坚决打赢人居环境整治的人民战争。“一拆三改”“四区分离”“五化同步”集中连片、全面推开,从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划行规市”“村企共建”“群众自治”“社会化服务”等新模式全区推广,全力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开启乡村美颜“新模式 ”。
“过去破烂不堪的小山村现在变成了人人向往的‘田园乡村’,干净整洁的新式窑洞、灰瓦白墙,生活区和养殖区彻底分离,整个村子干干净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了。”鱼河峁镇黄崖窑村黄子忠的话,是榆阳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的真实反映。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拆除废弃房屋圈舍及违建120多万平方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0万余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净美人居环境成为榆阳广大群众的幸福标配。
“下一步,榆阳区将继续聚焦全面脱贫不松劲,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全区无一人返贫、无一人致贫;扎实推进“3+2+X”新兴主导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启动实施就地移民搬迁三年行动,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幸福工程’升级版;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共同富裕。”榆阳区副区长石彦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