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工作模式
1:建成榆阳区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中心
2:抽调专职督查员和整合兼职督查人员
3:构建人联网、构建物联网、构建智联网
4:推出“绿灯畅通、黄灯提醒、橙灯预警、红灯问责”预警机制
5:打出控尘、控车、控气、控烧、控源综合治污组合拳
近年来,榆阳区创新工作思路,坚持科学防治、精准防治、系统防治,实施“12345”工作模式,探索出一条大气污染防治的新路径,空气质量实现持续改善。据统计,1至11月,榆阳区优良天数282天,同比增加1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2,同比改善9.8%,PM10、PM2.5、SO2、NOx、CO和O3六项指标分别同比下降6.1%、8.6%、20%、11.9%、16.7%、6.3%。
成立一个中心。榆阳区与华为公司合作,建成榆阳区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中心,打造大气污染防治智慧管理平台,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全方位、智能化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打造两支队伍。抽调200名大气污染防治专职督查员,整合部门、社区、村组共4300名兼职督查人员,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防治。
构建三维网络。构建人联网,实现精细化管理。全区设置乡镇、街道一级网格31个,村、社区二级网格402个,小组三级网格2156个,将两支队伍全部嵌入2156个小组网格,及时发现问题、快速精准解决、闭环销号整改,形成“网格化、全覆盖”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构建物联网,实现自动化监测。在全区所有建筑工地和裸露土地,安装15个扬尘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和196个太阳能4G球机实时监管设备,实行24小时自动监测。在交通主干线安装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对正常行驶的机动车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快速发现尾气超标车辆,为排污超标车辆的处理提供依据,将4个国控监测点和28个市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接入指挥调度平台,通过在中心城区和周边区域安装高空鹰眼、部署无人机等监控设施,对城区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人防、技防、物防“三统一”。构建智联网,实现智能化管控。坚持科学治污、智慧治污、源头治污“三治合一”防治理念,将全科网格员、督查员督查发现问题和自动监控设备上传数据,实时汇总到指挥中心,通过智能化整合分析、全方位调度推进,做到污染问题信息取证、定位分享、实时传送、交办整改、督办催办全程信息化闭环管理,确保大气污染问题及时上传、及时交办,相关部门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落实整改,实现“一个平台整合所有信息,一个闭环解决污染问题”。
实行四级预警,创新推出“绿灯畅通、黄灯提醒、橙灯预警、红灯问责”四级预警机制,实现管理、考核全程信息化。
推进五源防控,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集中攻坚、持续发力,打出控尘、控车、控气、控烧、控源综合治污“组合拳”。
|